一、全系统门窗的五大核心特征
系统性研发设计
结构一体化设计:型材、五金、密封、玻璃等组件由同一厂商协同开发,确保兼容性与性能优化(非简单采购组装)。
风洞实验与模拟计算:通过CFD流体力学分析、抗风压测试(如GB/T 7106标准)优化结构。
标准化生产与工艺控制
工业4.0生产线:数控加工中心(CNC)确保型材切割精度≤0.1mm,组角注胶工艺实现无缝密封。
供应链管控:核心组件(胶条、五金)由系统商直供,杜绝劣质配件混用。
全维度性能认证
权威检测报告:需提供国家实验室报告(如中国建科院),涵盖以下关键性能:
性能指标
标准要求
系统窗典型值
抗风压性
GB/T 7106(9级最高)
≥8级(可抗12级台风)
气密性
GB/T 7107(8级最高)
≥6~8级(无漏风)
水密性
GB/T 7108(6级最高)
≥4~6级(暴雨不渗漏)
保温性
K值(W/(m²·K))↓越低越好
≤1.0(被动房级)
隔声性
Rw(dB)↑越高越好
≥35dB(图书馆级)
全生命周期服务
设计端:提供热工计算、荷载模拟等技术支持。
安装端:标准化施工流程(如钢副框预埋、防水三道密封)。
售后端:整体质保(通常10~30年),非单一配件保修。
可持续性能
节能减排:K值≤1.5的窗比普通窗(K值3.0)节能50%以上,符合国家“双碳”目标。
长寿命设计:主体结构寿命≥50年(普通窗约20年)。
二、全系统门窗 vs 普通门窗:关键差异
对比维度
全系统门窗
普通门窗(断桥铝窗)
研发逻辑
系统化正向开发(性能导向)
采购型材+配件组装(成本导向)
型材结构
多腔体设计+等温线优化
简单断桥结构,冷热桥控制弱
密封系统
3道以上EPDM复合胶条(汽车级)
1~2道普通胶条,易老化
五金系统
专属定制(如德国格屋、丝吉利娅)
通用品牌,适配性差
玻璃配置
全钢化三玻两腔(填充氩气)
双玻单腔(普通白玻)
安装工艺
干法安装(钢副框+防水隔汽膜)
湿法安装(发泡剂填缝易渗漏)
性能稳定性
实验室与工地实测数据一致
工地实际性能远低于样品检测
三、全系统门窗的典型应用场景
高端住宅/被动房
要求K值≤0.8,搭配Low-E镀膜玻璃(如圣戈班Planitherm)。
高层/沿海建筑
抗风压等级≥9级(如上海中心幕墙系统风压检测值≥7000Pa)。
机场/医院
隔声性能≥40dB(如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窗系统)。
历史建筑改造
外观复刻+性能升级(如德国旭格 heritage系列)。
四、选购全系统门窗的六大要点
查认证
认准性能检测报告(非型材单独检测),重点关注:
K值(保温)、Rw(隔声)、ΔP(抗风压)。
国际认证:德国PHI被动房认证、美国NFRC标签。
看型材结构
多腔体设计(≥5腔),等温线对齐(阻断能量传递)→ 示例:
室外 ──[断桥]── 主腔 ──[隔热带]── 玻璃腔 ──[断桥]── 室内
验五金系统
必须整套原装进口(执手、铰链、传动器同品牌),现场演示承重≥80kg(模拟大风压)。
检玻璃工艺
三玻两腔+双银Low-E镀膜(透光率≥70%)、氩气填充率≥90%。
审安装方案
要求提供《安装技术手册》,重点检查:
钢副框防腐处理(热浸镀锌)。
窗墙接缝处“三明治”防水层(丁基胶+PE膜+硅酮密封胶)。
比服务保障
合同注明整体质保年限(型材、五金、玻璃分开保修的慎选)。